杂谈之中国本科专业

Posted by Peinan on September 5, 2023

中国高等教育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

就以专业设置来说,专业划分过细在计划经济下是优势,而在市场经济下则是劣势。

我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的工信大类,后分流去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在浙大,工信大类下辖将近10个专业,包括了光电、电科、信工、微电子、控制自动化、生医、测控、计算机、软件、网安。

而在美国绝大多数学校,以上所有专业都被EECS学院下辖的EE和CS两个专业覆盖(其中EE还包含国内的电气工程,非常大杂烩)。

在计划经济时代,专业细分有利于国家培养专项人才。毕竟毕业包分配不是吹的,不需要自己折腾找工作,招生人数和岗位也可以建立起一套数学模型科学的调控。

而目前的市场经济模式下,专业划分过细无疑是弊病。不少人有这个疑问,为什么招聘中码农科班指代、或者更倾向于指代计科CS,而不是软件工程SE?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好回答,它是个单纯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CS没有SE,那时候企业招聘也是要求的CS专业(直到现在都有很多学校没有开设SE)。经过日积月累,企业和社会都形成了思维定势。不管是从专业名称还是课程安排的角度来看,国内的SE项目,应该是要比CS更适合当苦力码农的。

看到不少网上劝进和劝退转码的在撕逼。有些人只要一说CS(实际上他们说的是做码农)没有数学要求、门槛低,就有一堆人上来BB说CS不是码农blabla。我就想说你作为一个学CS的,你日后大概率进厂,你的coding工作能用到多少数学和算法?CS的课程包含了很多science的东西,但是大家谈论的就是coding的工作内容本质,而不是你上的课有多深,你懂意思就好。在我看来,什么Web前端、后端、移动端App开发、桌面App开发、游戏开发、嵌入式软件,所有这堆工作的最对口专业就是软件工程而不是CS。

专业划分过细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完全对口的比例很小,另外也是加剧了跨专业自学找工作的现象。就以信电的两个专业电科和信工为例,在我们的年代,这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可以说毫无区别,必修专业课只有一门不一样,信工的通原和电科的信电物,除此之外你完全可以修一模一样的课毕业。

美国大学的专业划分可以说完全是面向就业的,如果你想做纯软件,比如开发和算法工程师,那就选CS,如果像软硬兼修就选ECE/CE,这个专业国内没有,其核心内容就是计算机体系结构,底层软件开发,嵌入式,FPGA开发和VLSI设计这一层,对应的也是时下非常热门的IC产业(而不是信电那种杂七杂八什么电子、通信、器件材料物理、电磁学、CE、算法、软件学了一大堆结果一个不精的软硬兼修,信电的软硬兼修可以说是把EE/CE/CS三个专业全部揉一块去兼修了,可见范围之大),如果你想做更硬的比如通信、电子里的器件、工艺,或者强电等那就选EE。

我当时选择信电而没选软工(我们那时候软工GPA要求还不高),主要还是觉得软硬兼修更有意思些(信了他们的鬼话- -),实际上我当时比较想读的是美国CE那种模式。实际信电给我的感觉还是太杂,而且偏硬。

提高中国本科教学质量其中一点就是要借鉴欧美的本科教育通识化模式,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同时淡化专业的概念,从为了分数线和招生而实行的大类招生+大二分流制度,过渡到真正适合学生个人发展的四年一贯的真大类制度上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就业现状。